體適能理論教程之五

第五講 影響健康的因素

壹、影響健康的因素
世界衛生組織經研究提示影響個人健康和壽命有四大因素:生物學基礎占15%、環境因素占17%、保健設施占8%和生活方式占60%。
1、生物學因素:是指遺傳和心理(對健康和壽命的影響占15%)。生物因素包括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傳染病和感染性疾病;某些遺傳或非遺傳的內在缺陷、變異、老化而導致人體發育畸形、代謝障礙、內分泌失調和免疫功能異常等。在社區人群中,特定的人群特征如年齡、民族、婚姻、對某些疾病的易感性、遺傳危險性等,是影響該社區健康水平的生物學因素。
2、環境因素:(對健康和壽命的影響占17%)。包括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所有人類健康問題都與環境有關。汙染、人口和貧困,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社會問題。社區的地理位置、生態環境、住房條件、基礎衛生設施、就業、鄰居的和睦程度等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社區的健康。社會環境涉及到政治制度、經濟水平、文化教育、人口狀況、科技發展等諸多因素。良好的社會環境是人民健康的根本保證。
3、衛生服務因素:(對健康和壽命的影響占8%)。衛生服務的範圍、內容與質量直接關系到人的生、老、病、死及由此產生的壹系列健康問題。
4、行為與生活方式因素:(對健康和壽命的影響占60%)。這是指人們受文化、民族、經濟、社會、風俗、家庭和同輩影響的生活習慣和行為。包括危害健康行為與不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指在壹定環境條件下所形成的生活意識和生活行為習慣的統稱。不良生活方式和有害健康的行為已成為當今危害人們健康,導致疾病及死亡的主因。
二、健康的定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解釋,健康是壹種在身體上、精神上的完美狀態,以及良好的適應能力,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狀態。健康要達到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   
軀體健康:指機體沒有疾病、生理功能正常、體力良好。
心理健康:有三個標誌第壹,人格完整,情緒穩定,自尊、自愛、自信,有自知之明。   
社會適應良好:指壹個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能適應復雜的環境變化, 他人所理解,為大家所接受。
道德健康:不以損害他人的利益來滿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別真假、善惡、榮辱、美醜等是非觀念,能按社會規範的準則約束、支配自己的行為,能為人們的幸福做貢獻。
三、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十條標準
1、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的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用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巨細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壹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得當,身材勻稱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
8、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牙齦顏色正常,不出血。
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皮膚富有彈性,走路輕松有力。

思考題:
1、何謂健康?
2、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十條標準是什麽?

 
————香港體適能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