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適能包含哪些要素?
體適能,是由英文Physical Fitness翻譯而來,並由港臺地區傳播到內地,所以這也是為什麽內地的老百姓們還不太習慣這個詞匯。
對內地老百姓而言,體適能是個有點拗口的概念。有很多種解釋方法,但似乎都不能精要地表達其本來的含義。
最簡單的解釋是:體適能,可視為身體適應生活、工作與環境的綜合能力。
還有壹種較為全面的解釋是:
體適能,是指人體所具備的有足夠的精神和活力進行日常事務(工作和學習等)而不感到疲勞,同時還有足夠的精力享受閑暇活動和應付突發狀況的能力。
因個人的需求不同,體適能分為運動體適能( sport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和健康體適能 (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
運動體適能,主要包括:速度、反應、爆發力、協調性和靈敏性等素質等,這是運動員為在競技比賽中奪取最佳成績所追求的體適能。
健康體適能,主要包括:1、心肺耐力 2、身體成分 3、肌肉力量和耐力 4、柔韌性等素質,這是壹般人為了促進健康、預防疾病並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效率所追求的體適能。
心肺耐力,又稱有氧耐力,是機體持久工作的基礎,被認為是健康體適能中最重要的要素。
肌力和肌耐力:
肌力是肌肉所能產生的最大力量,肌(肌肉)耐力是肌肉持續收縮的能力,是機體正常工作的基礎。
身體成分:
即人體內各種組成成分的百分比,身體成分保持在壹個正常百分比範圍對預防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有重要意義。
柔韌性:
是指人體關節活動幅度以及關節韌帶、肌腱、肌肉、皮膚和其他組織的彈性和伸展能力,即關節和關節系統的活動範圍。
總的來看,體適能,通常可理解為人體建立在健康的體能及良好的適應能力基礎上所具有的壹種綜合能力。培養及保持健康的體適能是健身的重要目標。
體適能較好的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從事體力性活動或運動皆有較佳的活力及適應能力,而不會輕易產生疲勞或力不從心的感覺。在科技進步的文明社會中,營養攝取越來越高,工作與生活壓力和休閑時間相對增加,人類身體活動的機會越來越少,每個人更加感受到良好體適能和規律運動的重要性。
————香港體適能協會
- 上一篇:臺灣教育部關於體適能指導定義及重要性
- 下一篇:體適能是什麽?